书画展墨香氤氲,红色宣讲余音绕梁,青春诵读慷慨激昂,全民参与共谱和声……2025年暑期,为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家乡发展的联动平台,续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文明故事,周口各县(市、区)委宣传部精心组织返乡大学生创新开展“多彩假期 ‘艺’路‘童’行”“沉浸式宣讲”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,以实践聚力、以行动传文,全方位、立体化展现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,让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城乡深深扎根,让社会实践活动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盎然生机,为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提供了全新的文明范本。
“活动启动前,我们为返乡大学生量身定制岗前培训课程,内容涵盖文明实践理念、基层服务技巧、活动流程规范等,帮助志愿者快速熟悉岗位要求。我们坚持‘就近就便、人岗适配’原则,结合大学生专业特长与社区需求,将志愿者科学分配至各实践岗位,确保服务精准对接、高效开展。”西华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暑假开始后,他们精心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以昂扬姿态投身文明实践一线,走进街巷院落、便民服务大厅,化身政策宣传员,通过发放手册、现场讲解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开展电信反诈、移风易俗、安全防护、绿色环保等主题宣传,将实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,拉近与居民的距离。如娲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“凝聚青春力量 践行文明实践”为主题,招募40余名返乡大学生,组织文艺特长生志愿者走进社区,开展书法临摹、创意美术、经典阅读等特色社会实践活动,并巧妙融入“护苗·绿书签”“防溺水”等安全教育内容,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青少年兴趣爱好,在培养孩子才艺的同时科普防溺水知识,织密农村儿童暑期安全防护网,实现“文化浸润+安全守护”双重成效。
西华县文明办组织开展的一系列“多彩假期 ‘艺’路‘童’行”文明实践活动,是全市开展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。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暑期,全市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,借暑期社会实践之机,从形式、内容、渠道入手,设计更多贴合大学生成长与家乡需求的实践项目,鼓励大学生将学识转化为服务家乡的实际行动,持续挖掘文化资源,让文明实践在传承创新中持续升温。如沈丘县按照省、市“多彩假期 ‘艺’路‘童’行”文明实践活动要求,招募40余名具有文艺、体育等特长的暑期返乡大学生作为文明实践志愿者,培训后将其安排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乡镇(街道)文明实践所,组织未成年人开展音乐、美术、舞蹈、书法等文明实践活动,不仅增强了返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,还极大地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。淮阳区组织返乡大学生进村入户,针对独居老人行动不便、操作手机困难等问题,精心开展80岁以上老人津贴系统信息更新工作,确保政策精准落实,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实际困难。太康县组织回家过暑假的在校大学生,走进村庄、社区开展宣讲活动,为留守儿童讲述革命先烈事迹,向群众科普反诈骗知识,讲解法律常识,提升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,持续为基层治理助力赋能,以青春之美塑造文明风尚,以青春之力书写时代华章。(记者 李瑞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