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门卖身电话100元电话号,包小姐24小时人工客服,附近学生微信,游客登录可约可空降直播

“小戏精”郭恩汇 入梨园绽新蕾
来源: 周口日报 时间: 2025-09-05 08:36:56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
  3岁启蒙,4岁登台,11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功学戏——当绝大多数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,她已经用稚嫩的脚步,在她钟爱的戏曲世界里走出了一条“星光大道”。她就是淮阳的郭恩汇,在“梨园”小有名气的“小戏精”。

  抬手、转身、眼神流转,一连串戏曲动作行云流水,赢得满堂喝彩。7岁那年,郭恩汇一举斩获《梨园春》2018年度总决赛金奖擂主。

  新学期开始了,今年14岁的郭恩汇正坐在淮阳中学初中部八年级教室里安静地学习。周末,她依然坚持练习戏曲基本功。她主攻豫剧,尤其擅长旦角表演。她拥有一副清脆亮丽、高亢圆润的好嗓子,唱腔优美动听,极具感染力。她的舞台表现力很强,不仅唱功扎实,而且身段和表情都非常到位,能生动地塑造剧中人物。她演唱的豫剧经典选段如《抬花轿》等,深受戏迷喜爱。

  三岁萌娃的戏曲启蒙

  那年春天,淮阳一户普通人家里,两岁半的郭恩汇正对着电视屏幕手舞足蹈。她将妈妈的褂子披在身上,学着电视里戏曲演员的样子,咿咿呀呀地唱着不成调的曲子。这一幕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,却没人想到,这稚嫩的模仿竟开启了她的艺术道路。

  “那时候,她连话都说不利索,却能记住戏曲里的动作和腔调?!惫骰愕哪盖谆匾渌?。每当电视里播放戏曲节目时,小恩汇就会放下手中的玩具,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,小手还不自觉地跟着比划。郭恩汇的祖辈没有从事戏曲演唱行业的,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热爱,让父母意识到:女儿与戏曲之间也许有着特殊的缘分。

  为了让这颗刚刚萌发的戏曲种子健康成长,也为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传承,父母经过再三斟酌,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:将刚满3岁的小恩汇送到淮阳赵玲文化艺术学校,系统地学习戏曲。

  启蒙老师赵玲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学员时的情景:“她比其他孩子都小,但眼神特别专注。”在赵玲的专业指导下,郭恩汇很快学会了豫剧经典唱段《谁说女子不如男》。当这个3岁孩童字正腔圆地唱出“刘大哥讲话理太偏”时,老师和家长都看到了戏曲传承的希望。

  学艺路上的筑基人

  在郭恩汇的戏曲成长之路上,赵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这位严谨又不失温情的戏曲老师,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,为这棵戏曲新苗奠定了坚实的艺术根基。

  “戏曲讲究‘手眼身法步’,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准到位。”赵玲常常蹲下身,手把手地纠正郭恩汇的动作。一个简单的兰花指,要练习上百遍;一个转身的动作,要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揣摩。最让郭恩汇记忆深刻的是练习眼神:“赵老师说,戏曲演员的眼睛要会说话。”

  除了基本功训练,赵玲更注重培养郭恩汇对戏曲文化的理解。她会给郭恩汇讲述每个剧目背后的历史故事,讲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。“红娘不只是个丫鬟,她还是勇敢追求真爱的象征。”这样的讲解,让年幼的郭恩汇逐渐领悟到戏曲艺术的深厚内涵。

  在赵玲的悉心指导下,郭恩汇的演唱技艺不断提升,并得到了业内行家的认可和赞誉。4岁时,郭恩汇已经能够完整表演多个豫剧经典选段,举手投足间已初具专业风范。这段师徒情谊,不仅奠定了郭恩汇的艺术基础,更在她心中种下了戏曲文化传承的种子。

  聚光灯下化茧成蝶

  4岁那年,郭恩汇迎来了她展示才艺的第一个重要舞台——淮阳电视台春节晚会。她的表演,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。后来,真正让郭恩汇崭露头角的是参加河南卫视《梨园春》节目。为了准备《拷红》选段,她跟着赵玲反复研读经典名著《西厢记》,揣摩红娘的性格特点。排练期间,她每天要练习上百遍,每一个眼神、手势都要练到极致。比赛当天,面对台下的观众和严厉的评委,7岁的郭恩汇完美演绎了这个经典角色。当主持人宣布她获得擂主称号时,这个平时坚强的小姑娘忍不住流下了眼泪。

  登上央视《非常6+1》的舞台,是郭恩汇艺术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。那一次,她还特意准备了淮阳特产——黄花菜和荷叶茶,向全国观众介绍家乡风物。这个细节展现了她对家乡的深厚感情,也让她的表演更具感染力。

  荣誉见证了她的成长:河南《梨园春》擂主、全国“小梅花”金奖、快乐阳光卡拉OK电视大赛全国金奖、北京台“小小非遗人”、山东卫视“十佳萌宝”。她屡登各大卫视:央视《非常6+1》《黄金100秒》《星光大道》《开门大吉》等,还有甘肃卫视《大戏台》、北京台《翩翩少年》。

  从地方春晚到全国舞台,郭恩汇始终以戏为梦、以乡为荣,在传承戏曲文化和传播地方文化之间,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
  学习练功两不误

 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,如何平衡学习和练功,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郭恩汇有自己的应对之道:“学习和练功两个都不可以偷懒?!?/span>

  上课时她认真听讲,保证课堂效率。下课或者自习时,她就抓紧时间写作业,尽量赶在放学回家前把作业完成,这样晚上就能腾出时间专心练功。她还善于利用练功时间进行学习,比如做压腿这些需要保持姿势的练习时,她就把课本或者学习资料放在面前,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。

  睡觉前和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的时间,她则用来背诵课文、古诗词、英语单词等需要记忆的内容。演出前的等待时间、化妆间隙,甚至是在去比赛或演出的路上,她都会见缝插针地拿出书本、作业,争分夺秒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。

  她绝不会因为外出表演就给自己找借口拖延。如果因请假错过了新课,她会利用空余时间先自学。遇到实在弄不懂的地方,她会做个记号,或者把问题记在小本子上,回到学校后,第一时间找老师或同学,把积累的问题一个个弄明白。

  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,让她在艺术和专业课程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
  传承戏曲文化有担当

  如今的郭恩汇,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戏曲表演者,成长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。她不定期到当地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,手把手地教小朋友基础动作。“看,这个手势要像兰花一样优雅?!痹诨囱羰笛樾⊙У目翁蒙希托牡刂傅甲判∨笥?。

  郭恩汇发现,只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,传统艺术同样能引起共鸣。她尝试将流行元素融入戏曲表演,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短视频,用新颖的形式吸引年轻观众。实践证明,她获得了极大成功。

  面对未来,郭恩汇有着清晰的规划:“我要考入戏曲学院深造,继续探索戏曲的创新表达?!彼乇鹛岬较氪醋饕恍┦屎锨嗌倌旯劭吹南非髌?,让更多同龄人感受到这门艺术的魅力。

  在最近一次演出谢幕时,这个笑容明媚的女孩向着观众深深鞠躬,水袖轻扬间,仿佛能看到那个两岁半时披着妈妈褂子跳舞的小女孩的影子。从懵懂孩童到文化传承者,郭恩汇用11年的坚持诠释着对戏曲的热爱。

  传承戏曲艺术,并把戏曲艺术发扬光大,让世界听到中国戏曲的声音——这是郭恩汇的梦想。郭恩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,她如一朵梨园新蕾,正含苞待放,不久的将来,必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绚烂绽放。

责任编辑:孙安平
静海县qtx978| 扎兰屯市5bc994| 北宁市uw5369| 明溪县yck185| 思南县f5m899| 丁青县wdb715| 延津县5id749| 汾西县op5915| 罗田县pv5736| 恩施市yxs51| 江陵县ke4871| 苗栗县wqj386| 乌兰县o4m500| 芒康县emy121| 新竹市4yu212| 南宁市zy4474| 麦盖提县uvj4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