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时节,校园晨读声又起。这个开学季,教育领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:中小学教室不再挤得满满当当,高校录取通知书也越来越常见。可当00后毕业生抱着简历奔波在招聘会时,“天之骄子”的光环却在现实中逐渐淡化。面对社会筛选人才标准从学历转向能力的变化,网络开学寄语:“珍惜校园生活,是对自己负责,更是对未来投资。”愈发值得深思。
对我市100多万中小学生来说,珍惜校园时光,是当下成长的责任,更是未来的基础投资。学生数量减少后,老师精力更集中:城区课堂上,老师能按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调整节奏;乡村操场上,体育老师可一对一教授跳绳。这样的环境,曾是许多人渴求的。若错过,不只是丢了课本知识,更是错失培养学习习惯、打基础的“黄金期”。要知道,小学拼音、中学物理定律这些“基础题”,正是未来应对挑战的“本金”。现在认真听讲、多思考,就是为学业攒“资本”,这是对自己成长最实在的负责。
全市在外求学的数十万高校学子,更该把校园时光当成未来投资。上大学变容易了,但就业竞争更激烈了。各地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书籍、实训车间里的机械装备等资源,都是提升能力的“宝藏”。若在大学里贪图安逸,上课睡觉、考前突击,看似轻松度过几年,实则是浪费宝贵学习机会。要知道,在课堂上学的专业知识、在实训中练的操作技能、在社团活动中培养的沟通能力,都是未来求职时的“竞争力”。就像周口某企业招聘负责人说的:“我们更青睐学习能力强、实践经历丰富的毕业生,他们上手快、适应强。”因此,珍惜大学时光,用努力换得职场主动权,是对人生的负责。
校园时光短暂而珍贵,它就像一座宝库,里面藏着知识、友谊与成长的机会。在校园里,无论是中小学的童真岁月,还是大学的青春时光,都是不可复制的。珍惜这段时光,认真学习、积极成长,不仅是对当下的自己负责,更是为未来的人生积攒力量。等走出校园,回望这段岁月时就会发现:曾经在校园里付出的努力,都将成为未来人生路上的“财富”,支撑我们应对风雨、走向更远的地方。
在开学季的晨读声里,愿每位学子都记得:教育的价值从不是一纸文凭,而是点亮自己。珍惜校园时光,对自己负责,就是给未来最好的投资。(付永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