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贴心服务‘一老一小’,既要让孩子们学有所获,又要让老人们老有所安。”8月19日,沈丘县新安集镇郭寨村“两堂三中心”里洋溢着活力,充满了欢声笑语。一边是免费的青少年暑期课堂,一边是老年人喜爱的文艺演出,“一老一小”各得其乐。当天,返乡大学生和文艺志愿者以“两堂三中心”为平台,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,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等传统美德,同时把党的温暖送进急需健康关怀、温情陪伴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心中。
“今年端午节当天,我们组织志愿者帮村里老人打扫卫生、陪留守儿童学习,还邀请他们一起包粽子、吃免费团圆餐,让‘孝道亲情’‘守望相助’在这里开花结果……”郭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全志介绍,2023年,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他带领村民大力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了380平方米的“两堂三中心”,成为村民学习、议事的好地方。两年多来,该村依托这些文明实践阵地,不定期开展理论宣讲和防电诈、防溺水知识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,为村里的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送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
“推进移风易俗,村‘两委’没少下功夫。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,通过走访收集村民意见,把‘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杜绝大操大办,反对相互攀比、高价彩礼、封建迷信’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,引导大家摒弃陈规陋习,传承优良习俗。”郭全志说,除了立规矩,他们村还在环境整治和文明乡风培育上做文章。比如,前段时间他们村开展的“积分兑换”文明引导活动,积极推进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、社会治安防控、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。同时,创新利用村级文化设施,将村文化礼堂打造成集政策宣传、文艺演出、读书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,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文明素养,为乡村全面振兴打牢基础。
沈丘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“两堂三中心”作为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、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,助推乡风文明建设,郭寨村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全县各乡镇纷纷借助“两堂三中心”和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等文化阵地,积极开展多样文明实践活动,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,倡树文明新风。例如,槐店镇大王楼行政村多次依托“两堂三中心”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活动,积极推动“抵制高价彩礼,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”落地见效。该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:宴席每桌10碗菜,费用不超过300元;红事每桌一盒烟不超过15元,一瓶酒不超过25元;红白喜事仅近亲属参加,每户一人,礼金上限100元。该村持续倡导节俭办事,杜绝相互攀比、铺张浪费,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,摒弃陈规陋习,争做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。
赵德营镇洼刘营村党支部书记赵红霞,每年端午节、重阳节召集在家的妇女和志愿者到村委会包粽子、包饺子,并第一时间送给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。该村的“孝善饺子宴”已成为周边村庄竞相学习的榜样。今年,赵红霞创新推出集体“升学礼”,带领村干部为考上大学的学子佩戴大红花、送上手写祝福卡。这一简朴而隆重的形式,既避免了家庭摆宴的浪费,又让学子在集体仪式中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期待,为全镇乃至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洼刘营经验”。(记者 李瑞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