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门卖身电话100元电话号,包小姐24小时人工客服,附近学生微信,游客登录可约可空降直播

七旬翁的七年志愿服务路
来源: 周口日报 时间: 2025-09-15 08:16:19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
  9月10日5时30分,周口中心城区沙颍河畔的薄雾尚未散尽,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背着印有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字样的旗帜,手持垃圾钳、拎着塑料袋,踏上熟悉的巡河路。这位老人名叫孙占发,今年已70多岁。他背后那面醒目的旗帜,藏着他对“默默奉献、久久为功”的坚守,更有着对雷锋精神的传承。

  七年前,孙占发偶然遇见我市环保志愿者开展宣传活动,他看到每位志愿者肩头都背着印有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字样的宣传旗帜,鲜红的旗帜在阳光下格外夺目。孙占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,能起到提醒大家爱护环境的作用,从此便学着志愿者的样子,将旗帜背在身上。七年风雨无阻的坚持,这面旗帜早已成了他践行“为身边环境做点事”的信念象征:守好一河清水,护好一方绿意。

  “老先生,又走到这里来了!”晨练的市民远远望见他背上的旗帜,总会热情地打招呼。孙占发笑着回应,脚步却不停歇。沙颍河中州大道桥至八一大道桥段,两岸数公里的路程,他每天都要走一遍,弯腰、捡拾、装袋的动作,重复了无数次。遇到被泥土卡住的塑料瓶,他会蹲下身,用手抠出来;瞧见散落的塑料袋,他便熟练地拾起收拢。

  这份坚守,并不是一帆风顺。有一次,为给志愿者打磨打捞垃圾的工具,孙占发在自家小院忙活时,被砂轮片飞溅的碎屑划伤眼睛,导致一只眼睛失明。他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,又背着那面熟悉的旗帜,出现在河堤上。

  七年时光里,孙占发的事迹感动了身边人,更得到了媒体关注。今年5月29日,他的故事登上《中国水利报》。通过这篇报道,更多人知晓了这位护河志愿者。而孙占发的志愿服务,不止于护河,他还经常参加志愿者组织的“文明实践我行动 志愿服务进社区”活动,义务为群众磨刀。每次活动,他的摊位前总围满居民。

  市民张海林晨练时常见到孙占发背着旗帜巡河。“老先生这么大年纪,本该在家颐养天年,却天天做公益,这份坚持太让人佩服了!他就是我们的榜样!”受其影响,张海林也主动参加各类公益志愿活动,用实际行动传递这份温暖。

  市民郑祥也是孙占发公益路上的“追随者”。“以前总觉得环保是‘大事’,离自己很远。看见老先生天天背着旗帜巡河,默默做着这些小事,我才明白保护环境、帮助别人,就在举手投足间。”郑祥说。如今,郑祥也加入志愿者组织,跟着开展环保宣传、义务磨剪子。“能像他一样为大家做点实事,心里特别踏实。”郑祥告诉记者。

  更让人欣慰的是,孙占发的两位10多岁的后辈,也成了他的“小跟班”。每逢节假日,两个孩子就穿上红马甲,跟着爷爷做志愿服务。这正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体现。

  “鱼翔浅底、水鸟翔集,这才是沙颍河该有的样子。”孙占发望着如今清澈的河水、随风摇曳的绿树、掠过水面的白鹭,眼里满是欣慰。

  七年如一日,孙占发用脚步表达对家乡河流的热爱,用行动诠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。那面伴随他七年的旗帜,见证了他的每一次弯腰、每一次巡河。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以最朴素的坚持,带动身边人,让雷锋精神在沙颍河畔悄悄延续。如今的沙颍河畔,越来越多人像孙占发一样,为守护家乡的绿水蓝天、为传递人间温暖,坚定前行。(记者 邱一帆)

责任编辑:孙安平
堆龙德庆县tki920| 姚安县5mo479| 拜城县ac5708| 土默特左旗nu696| 措勤县6oc623| 武冈市id6854| 清水县cuh579| 仙居县e6y748| 休宁县lut395| 句容市6ok844| 铜山县mw4330| 保靖县xdw273| 尼木县x4q561| 阿拉尔市qup504| 邵武市5pu312| 辰溪县nt5107| 广德县ua5330